中国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梦 >> 民族复兴 >> 正文内容

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机遇和挑战

发布时间:2013-01-15 17:39 发布人:admin 来源:转载:人民网 阅读:

    和平崛起、民族复兴,是当今中国发展与强大的战略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探索中走上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路,这条复兴之路就是中国的崛起之路。而民族复兴是一个历史进程,对于中国这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复兴尤为重要,也特别明显。民族复兴需要全中国人民的参与,共同努力。它是一个民族由盛而衰,再由衰落中重新崛起,走入现代文明、跻身现代化行列的历史进程。复兴的实现方式是跨越式的前进,中国这样历史传统积淀非常深厚的文明古国,在封建时期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形成了几百年落后的巨大差异,中国不能仅仅跟在发达国家的脚步走,而要开创一天新的路去填补差距,甚至超越。中国共产党开创的民族复兴之路,正是这样一条不懈追赶时代的脚步,顺应潮流,锐意创新,实现跨越前进的道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并不是很平坦的,有机遇也有挑战。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着中华名族的复兴之路。历史背景,国际环境,大国关系,民族精神,国民教育这五大因素在复兴之路上起着很大的作用。
        
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民族复兴,顾名思义,当然是相对于历史上的衰落和曲折而言。中国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的中国的历史。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战、艰苦探索的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完成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起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殖民主义以最野蛮的方式将中国强行拖入近代。中国从一个曾经在世界上长期领先的东方大国逐步沦为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面临亡国灭种的巨大危机迫使人民必须奋起自救。即便是虚傲自尊的晚清朝廷,也曾“师夷制夷”,兴办过洋务、颁行过“新政”,更有不计其数的民变和起义,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辛亥革命更是其中尤为突出的一部分。移植西方技术方法,没能成功,中国没能自救。历史的机遇总是与中华民族擦肩而过。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生机。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打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结束了民族分裂、主权沦丧的局面,实现了民族复兴的第一步目标——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五四”运动,国内革命战争,南昌起义,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8年抗战,中国共产党迎来的属于全中国人民的解放——新中国的成立。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华民族的沉沦彻底画上了休止符,并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让中国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只有站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在延续,面对21世纪汹涌而来的世界潮流,民族复兴事业遇到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中国的革命和名族复兴的成与败,除了国内阶级的斗争外,国际环境也尤为重要。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 都不开他所处的环境,更何况是中国这个有的几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最终会被淘汰。晚清政府的腐败堕落,让外国列强强行打开了中国的世界之门。从19世纪上半期开始, 英、法、美、德、意、日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经济和军事实力空前增强。为了强占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他们用炮舰和廉价商品“ 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 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 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此后帝国主义国家疯狂侵略中国的边疆和中国的邻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也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为中华名族复兴提供了机遇。十月革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人民得到了解放思想的武器,让中国人民走向崭新的胜利道路。在此时,欧洲爆发了德国、芬兰、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的工人革命和苏维埃运动,发生了法国工人的“五月战斗”;亚洲发生了中国的“五四”运动。中国的抗日战争也吹响了号角。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的一个主要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社会主义的力量日益壮大。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使中华民族的复兴成为了可能。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其他国家在工业化改革,经济进步的同时,中国却经历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度严重挫折,经济陷入困境。邓小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武器,实行改革开放,使中国与世界接轨,为中华名族复兴提供了机遇。当今世界,国际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增加了中国和大国间合作的机会,多文化的中国本着和平崛起思想方针在实现民族崛起,虽有弊端,但也是利大于弊。现实世界上的国家都联系在一起,现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变化都与国际环境的影响有联。
        
作为一个大国关门锁国必将引来灭亡,中国的近现代很好的展现了这个事实。一个国家,想要发展,想要生存,必不可少的是搞好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国在近现代和几个大国的关系,变化很大,也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复兴。在国际关系领域,没有人会怀疑大国所具有的核心地位大国具有主导或阻碍甚至破坏国际关系的能力。中国是一个天然大国。中国所说的大国与大国的关系,就是美国、日本、欧洲及俄罗斯的关系。中美关系已成为两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其“重要而复杂”的特点决定了两国半友好多竞争的现状。就中俄关系来说,俄国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友好的战略伙伴,与其他大国关系相比较,中俄关系最为和谐,两国贸易往来密切。日关系比较尖锐,8年抗战,使中日人民相互有着敌意,特别是在军事方面。但如今中日双方的关系都影响的各自的安危。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民族复兴,离不开中日关系友好改善。中欧关系,包括中国与欧盟的关系和中国与欧盟成员国的双边关系,双方在政治、经贸、科技、文教等领域的合作也日益显著。对中国而言,中国与大国间多边关系的展开,也是中国逐渐融入世界秩序,协调各国关系,建设新的更加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格局的过程。中国加入WTOAPEC、亚欧会议等区域和世界性组织,地位在提高,尽管中国和各大国的双边关系总体上是成功的,但是,出于对中国崛起的防范,大国之间也会有联合或者说施加压力阻止别国和中国走得太近的遏制心理。比如说,美日两国加强美日军事同盟,其战略目标显然就是中国。同时,美国数次对欧洲解除对华武器禁运施压,小泉也在公开场合要求普京慎重对待向中方出售武器,出售石油种种迹象表明: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必须更加有技巧地处理好大国关系。
        
民族精神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实现共同的理想、目标的精神支柱。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我国各民族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特别是近代以来在反对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相互交流和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过去是、今后也永远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撑。近代爱国主义思想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反侵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正因为有了优秀的民族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民族复兴有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精神在形成和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五种革命精神”、“64字创业精神”等。中国的5000多年的历史,她让他的子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学习民族精神,为伟大的民族复兴做好准备。对屈辱的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有助于增强民族义愤,培育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鸦片战争中的中国被帝国主义欺压,抬不起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近代中国人民倍受侵略欺压、惨遭凌辱的民族苦难史和民族耻辱史。每一中国人民看了之后都会义愤填膺,恨不能上场杀敌,有种同胞被欺压的感觉,这是一个民族复兴所必须的条件。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是所有革命先驱的所具备的品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许多英雄人物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如秋瑾,在面对外国列强的倾轧,我们奋起反抗,在现在青少年,眼中的英雄,是学习的榜样,是动力。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爱国主义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伟大民族精神。现今,中国的和平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能发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继承者和弘扬者;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能知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我们要在实际行动中自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这样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日可待。
        
人民一个国家的基本,对于人民的教育也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国民教育的根本精神在于培养服务于国家的国民。当一个政府无力主导国民教育权,不愿意或不能为国民提供义务教育时,教育便出现了安全问题。很难想象没有受过基本国民意识教育的文盲与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能有共同的价值观与平等意识。而当文盲与接受外来教育的人员充斥边疆地区时,其居民对国家的忠诚心必然被打了折扣。各种犯罪违法现象随处可见。从民国时期,就有了国民教育,有了教育改革,南京临时政府以蔡元培为教育总长,开始进行教育革新。对于教育宗旨,规定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其中的“道德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观念;“实利教育”,是为了进行生产和知识技能的教育;“军国民教育”就是后来的体育,是为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体魄;“美感教育”包括美术和音乐,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想修养。在反对日本侵略的爱国运动和反对帝制复辟的斗争中,新一代的青年知识分子脱颖而出,积极提倡新文化,充当争取民族独立、政治民主的先锋。其杰出的代表人物有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吴虞、蔡元培以及后来参加的鲁迅等。从五四运动可以看出国民教育的重要性,一个国家要强盛,其必要条件,就是要有高素质的国民,而高素质的人民,就是经过不断的教育,学习得来的;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的群众。中国虽现在普及初等教育,文盲率下降,但是仍然有一小部分的落后地区的国名没受到教育。这成为了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
        
五个因素里面民族精神尤为重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更是民族复兴必要手段和途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保持生命力的源泉,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功能。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更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是应对国外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战略的需要。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西化、分化一直是西方国家的图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都与没有应对好资本主义国家的西化、分化有密切的关系。面对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面对来自西方国家文化渗透的严峻挑战,有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就能为我们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有效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当中华民族正在走向复兴之际,回首我们的民族走过的五千年漫漫岁月,展望中国更美好的未来,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华精神的伟大力量,它是推动我们民族发展和复兴的强大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