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江西科技职业学院创新发展 打造科技特色品牌高校
清晨。
杨柳湖旁,传来一阵阵清脆的朗朗书声;
体育场内,数千学子在跑步、踢球,锻炼身体;
艺术楼里,传来优美动听的琴音……
走进江西科技职业学院,当代大学生的那种健康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展现无遗。
近年来,学院始终坚持走创新发展、特色化之路,把江西科技职业学院打造成一所具有科技特色的品牌高校。
科技特色的管理结构
根据省教育厅的指示精神,2008年6月16日,南昌航空大学与江西科技职业学院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 8月29日,双方又签订了《合作举办独立学院意向书》,并向该院选派了14名有着丰富教学、管理经验的处级干部和教授进驻该院,担任各处(办)、分院的主要领导,对该院的行政、教学、学生、后勤等进行全面管理。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南昌航空大学派遣了一批专家、学者、教授来帮助该院培训师资和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提高和改善了师资队伍的水平和结构;南昌航空大学在实验室、实训基地、图书资料等方面与该院实行资源共享。
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有机结合,专家型管理群体有机融合,创新办学管理结构,在江西乃至全国来说都是首家。这项工作得到了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虞国庆的充分肯定与赞许,称作是实实在在卓有成效的。
科技特色的专业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在江西科技职业学院,却是另一翻景象:学院毕业生供不应求,成了企业的抢手货。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专业的合理与否是关键因素之一。为此,学院在专业时,坚持“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的原则,从而使学院培养的人才与市场能够对接。
目前,学院开设的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环境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建筑工程造价、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等30多个市场热门的特色专业,都是贴近市场,贴近企业需求,使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紧密结合,促成毕业生顺利就业。
科技特色的育人模式
为培养生产、服务、建设第一线急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学院在实践教学中,强调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动手和实际操作技能。为此,学院投资近1500万元新建的实训大楼,新增了一大批现代化的实训设备,加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锻炼。
同时,学院积极利用 “外训”,组织学生走出校门,下工厂,进企业,进行岗位训练,使学生直接置身生产情境,增强动脑、动手能力。学院现有2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每年都安排了大批学生到企业或基地顶岗实习、实训,促使这些学生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创造能力。学院的毕业生也因为上手快、动手能力强、肯干、能干,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科技特色的就业保障
据相关调查显示:民营企业雇用了四成大学毕业生,近50%的大学生在中小企业工作。为此,学院教育学生转变观念,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就业,学院定期邀请一些资深就业专家和一些创业人士来校举行职前讲座,帮助大学生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
同时,学院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采取“订单式”培养,利用企业资金,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保持了培养人才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同时,学院每年引进全国几十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来院举行就业洽谈会,让毕业生与企业进行双向选择。
学院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吸引众多企业来校要人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学子前来该院参观考察,尤其是招生热线电话每天响个不停。该院每天都要接待不少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家长,他们对该院的师资力量、实训设备、就业等赞不绝口。
科技特色的校园文化
为营造一种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校园风貌,学院积极开展具有科技文化特色的校园活动,致力于营造具有科技文化特色的校园氛围。学院通过开展科技文化周、发明创造技能竞赛等文体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校园文化的开展,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胆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做人做事,为走上就业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起点,新征程,新跨越。2009年,学院将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发展,积极推进与南昌航空大学合作办学,实现学院发展的新跨越。